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轻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真论·妇人阴疮门》。即阴蚀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室女逆经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胸中烦闷觉热。多属内热,如因外感则邪恋胸膈,症见发热,胸中烦闷,懊憹,宜疏表清热;表邪已解,余热未清所致胸中烦热,当清热除烦;内科杂证见胸中烦热,口舌糜烂,口渴尿赤,多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即寻骨风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禾本科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级医刊》(5):57,1959.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指水邪犯肺,出现喘逆症状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所谓上喘而为水者,阴气下而复上,上则邪客于脏腑间,故为水也。”
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痢疾的简称。《痢症三字诀》:“古名肠澼,又曰滞下,今名曰痢,以其下利而不爽也。”详痢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