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左手钩掌,左臂后伸,右臂掌心向上伸向左前方,上身微向左转,继之右臂自左前方旋向右前方,掌心朝外,随即钩掌,右臂后伸,左臂随之掌心朝上伸向右前方,上身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有头疽生于肩部或背部或胸侧,疮形多头状似蜂窝者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病名。系指喉内未见肿起,然其初觉饮食有碍,继之则汤水有碍,甚则纳食而复出者。《喉科心法》卷上:“还食风生于关内左右,并无小瘰,亦不浮肿,或不红,或微红,但觉喉间作梗,初起妨碍饮食,日久虽饮汤水,亦觉格
渴证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九:“人因劳伤府藏,或大病后未复,荣血不足,阴虚于内,则生内热,热则津液燥少,故渴而引饮,饮不能多,多则腹满不消,气虚不胜于水故也。”若气虚燥渴引饮,可用黄芪汤;若阴虚舌燥
病证名。见《异授眼科》。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。参见宿翳条。
出《洁古家珍》。为柿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内经类编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发于足背或足小趾后京骨穴等处之疽。脓少、瘙痒。治同足背发。
病名。见《仁术便览》卷四。即悬痈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身体虚弱所致的声音低微。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,肾为声音之根,脏腑健旺则声音洪亮,脏腑虚弱则声音低微。故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声音出于脏气,凡脏实则声弘,脏虚则声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