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①病名。见《赤水玄珠·白浊门》。多因湿热痰浊下流,渗入膀胱所致。症见小便频数而痛,尿出混浊,或尿道流出浊物似脓。治宜渗湿化痰,清解热毒。可用二陈汤加木通、山栀、升麻、柴胡,或用八正散加土茯苓、萆薢。②
相互参照类比。诊法上要从复杂的症状、体征中,相互比较,分析归纳,才能抓住重点,作出正确的判断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以此参伍,决死生之分。”
【介绍】:见董炳条。
又称胃失和降。指胃通降功能受阻的病机。多由饮食所伤、胃火冲逆或痰湿中阻引起。症见不思饮食,胃部胀满作痛,暖气、呃逆、呕吐等。治宜宽中、消导,和胃理气。
脚气病之一种。见《三因极-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阴肾经而成的脚气病。症见腰脊痛,小趾之下连足心,循内踝入跟中,上臑内出腘中内廉及股内皆痛,气上冲胸咽,饥不能食,面黑,小便淋闭,咳唾不已,善
脉诊切按时间相对持久。如促、结、代脉、初持往往不易发现,须久持方向诊察清楚。
解剖名称。泛指咽喉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:“多因饮啖辛热,或复呕吐咯伤,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。”
见《滇南本草》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