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疹专著。又名《疹科枢要》。明·武之望撰。刊于1617年。此书以《保赤全书》为蓝本,参考诸家有关论述,并结合作者个人经验编纂而成。全书分医论、治方两部分,医论又分为总论、发热、见形、出疹等门类,叙述麻
【介绍】:见张耒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岩白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。属低级官员,官阶从七品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清源。山阴梅溪(今浙江绍兴)人。十九世纪末(光绪年间)闻名于绍兴,尤长于妇科,撰有《医方简义》一书,主要论述内、妇科,而于妇科较详。
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黄蓬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又名羊毛疔瘤。初起头疼身发寒热,状类伤寒,但前心后心有红点如疹形,紫黑者为老,淡红者为嫩。先将紫黑疹点用针挑出,如羊毛状,前后心共挑数处,用黑豆芥麦研粉涂之,汗出而愈;一法用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紫金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