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听宫

听宫

经穴名。代号:SI19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别名多所闻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、足少阳手太阳之会。位于耳屏前方,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,张口时呈凹陷处(《医学入门》)。一说“在耳中,珠子大,明如赤小豆”。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和颞浅动、静脉的耳前支。主治耳鸣耳聋聤耳,聋哑,癫狂齿痛;以及神经性耳聋,中耳炎,外耳道炎等。直刺0.3~1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诊家直诀

    脉学著作,《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》之一。2卷。清·周学海撰。本书撷取《脉义简摩》、《脉简补义》之精要,综论脉象、指法及主病,并用对比的方式阐述二十四脉之脉象,又以八字真言(位、数、形、势、微、甚、兼、

  •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

    见圣济总录条。

  • 脉暴出

    出《伤寒论·辨少阴病脉证并治》。病程中原见微细欲绝之脉,突然跳动显露。多属病情危笃,阴阳离决之候。

  • 胃足阳明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阳明胃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疹

    病证名。①出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指麻疹粒头高耸,色红淡润而肤白者。《临证指南》卷六:“赤疹遇清凉而消,白疹得温暖而解。”参白麻条。②出《温病条辨》。即白。风湿郁于经络毛窍,表现为身热、身痛,汗多自

  • 外辅骨

    指腓骨,位于骨之外侧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。

  • 白针

    针法之一。指单纯针刺,不用温针等其他辅助方法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但其孔穴与针无忌,即下白针,若温针讫,乃灸之。”

  • 太阳经病

    病证名。亦称太阳经证。一般指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。《伤寒溯源集·太阳经纲领》:“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眥,上额交巅,从巅络脑,还出别下项,连风府、循肩膊,内挟脊,抵腰中,夹督脉而行。风寒客之,故头项强痛也

  • 发热恶寒

    即发热怕冷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系感冒、伤寒、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。一般先见恶寒,继而发热,发热后恶寒即减轻。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禾发

  • 禽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多由时气风热所致。初起呈散在疹块,发于背。色紫红,如拳击状,脊背麻木,拘急不疼,神清脉和。服药得汗者顺;若神昏脉数,或微或代,发寒啮噤者逆。初宜仙方活命饮加羌活、独活。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