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吴敬泉

吴敬泉

【介绍】:

明代医生。兰溪县(今属浙江)人。精于医理,对请他治病的人,先贫后富,对贫穷病人赠药而不取报酬,对远道求医的贫穷病人还自始至终按日处方,丝毫不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腋胑

    即腋窝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针

    ①九针之一。是一种针体粗长而尖微圆的针具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大针,取法于锋针,其锋微员,长四寸。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。”②指火针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火针以火烧之可用,即九针中之大针是也。”《针灸大成》

  • 结瘕

    古病名。指结病与瘕病之合证。《圣济总录·积聚门》:“结瘕者,积聚之类也。结,伏聚积久不散,谓之结;浮流腹内按抑有形,谓之瘕。结之症,形体瘦瘁,食不作肌肤,遇阴寒冷湿之气,则发而胁块硬,隐隐然痛者是也。

  • 徐士茂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之才条。

  • 挤喉风

    病名。见《黄氏锦囊喉科集注》。多由风火炽盛,肝经火灼而发。症见颈项两边伴喉内肿起,形如枣核,按之如石硬,日久挤紧咽喉,微痛,饮食不下,痰促气满。治宜驱风解毒,消肿散结。用龙胆泻肝汤,或生黄柏、连翘、银

  • 痰癖

    病名。指水饮酿痰,流聚胸胁之间而成的癖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痰癖者,由饮水未散,在于胸府之间,因遇寒热之气相搏,沉滞而成痰也。痰又停聚,流移于胁肋之间,有时而痛,即谓之痰癖。”本病与饮癖相类

  • 抑青丸

    ①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方。黄连、吴茱萸各等分。水煎干,去吴茱萸,取黄连焙燥,为细末,水泛为丸,梧桐子大,每次四十至五十丸,空腹温开水送下,或睡前温酒送下。治肝火胁下急痛。②见《保婴撮要》卷一。即抑肝散制

  • 新定加味交感丸

    《女科要旨》卷一方。香附(去毛,水浸一昼夜,炒老黄色)半斤,制菟丝子一斤,当归(童便浸)、茯神各四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,早、晚各一次。治妇人不育。

  • 足厥阴经病

    即肝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,丈夫疝,妇人少腹肿,甚则嗌干,面尘,脱色。是主肝所生病者,胸满,呕逆,飧泄,狐疝,遗溺,闭癃。”

  • 坐生

    指臀位产。李小有《胎产护生篇》:“产育三难,……有先露臀而曰坐生。”详坐臀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