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澹
【介绍】:
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鄠(今陕西户县)人,做过太医令。
【介绍】:
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鄠(今陕西户县)人,做过太医令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:“……亦名子癎,亦名子冒也。”即子癎。详该条。
即胃苓汤作散剂,治证同。见胃苓汤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经期忽然作渴误食生冷,遍身潮热,痰气急满,恶寒,四肢厥冷一证。治宜辛温解表。方用五积散之类,或酌情用厚朴、陈皮、茯苓、白芷、枳壳、川芎、半夏、香附、苍术、柴胡、干姜、青皮
①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飞天蠄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紫其贯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汤颢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结聚之证要使其消散。例如痰热互结心下,胸脘痞满、按之则痛,宜小陷胸汤以宽胸散结;又如瘿瘤、瘰疬,须用软坚散结法以散之。
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半枝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九九,指九野、九州、九窍、九脏等;制是准度,会是配合。谓人与地以九州、九窍为准度,以配合天之六六之节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余闻天以六六之节,以成一岁,人以九九制会,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