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和法

和法

八法之一,一名和解法。是针对外感病,邪既不在表,又不在里,而在半表里之间,不能使用汗、下等法时,用以和解治法。《伤寒论》的小柴胡汤,治温疫达原饮,治温病似疟蒿芩清胆汤等,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。对内伤杂病气机郁滞,肝脾不和等,也适用和法。如肝气郁结而致月经不调用消遥散;六郁越鞠丸,均属本法范围。《医学心悟》:“有清而和者,有温而和者,有消而和者,有补而和者,有燥而和者,有润而和者,有兼表而和者,有兼攻而和者,和之义则一,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。”②推拿手法名。即合法。《保赤推拿法》:“和者,医以两手之指由八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针

    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又名环跳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长针,取法于綦针,长七寸,主取深邪远痹者也。”现代所用芒针类此。多用于深刺,以治疗痹症。

  • 红丝疮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司牧安骥集

    兽医学著作。又名《安骥集》。唐·李石撰。原书4卷,此后屡经增补修订,现存有5卷本及8卷本。原书所收集的内容均系唐以前的多种兽医学资料,经后人增补。现存本中已杂有一些宋代的兽医论述。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各

  • 风化

   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厥阴司天为风化。”厥阴属木主风,故厥阴司天则该年表现为风木主令的气候特点,故称风化。

  • 胎前精神困倦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精神困倦、面青内兼风邪、饮食不思、贪睡,宜用四物汤则安。”

  • 两阳合明

    指“阳明”的涵义及其阳气旺盛的特点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阳明何谓也?岐伯曰:两阳合明也。”“两阳”指太阳、少阳,太阳与少阳相合,阳气明盛,故称为阳明。高士宗《素问直解》:“有少阳之阳,有太阳之阳,

  • 鼠疬

    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肝损

    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肝。《难经正义》:“肝藏血而主怒,怒则伤肝,肝损者宜缓其中,即经所谓肝苦急,急食甘以缓之之义。”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四损损于筋,筋缓不能自收持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

  • 误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,详搐条。

  • 鸡痫

    六畜痫之一。即鸡癫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:“鸡痫之为病,摇头反折,喜惊自摇。灸足诸阳各三壮。”参见六畜间、鸡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