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药按条。
出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》。同胫毛。详该条。
即万应锭第一方,见万应锭条。
皮肤针疗法之一,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。参见滚针筒条。
出《痘疹经验良方》。禁疮之一。痘疮之毒火内灼于胃,使痘毒不能宣发于肌表,脾胃受灼。其痘现于口唇之间,或三、四点相连;或者诸痘未成浆锭,此痘已先黄熟,兼见面色潮红,气粗热甚,口臭异常。治以清胃解毒为主,
书名。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编。全书共12章,对整骨科简史、整骨的诊断、手法、药物疗法、急救、护理,以及脱臼、错位、骨折、软组织损伤,创伤后遗症等类疾病的治疗作了系统介绍。1959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病证名。多因久居阴湿之地,或经期涉水感寒,寒湿之邪与血搏结,冲任胞脉阻闭所致。症见经闭不行,小腹冷痛,形寒肢冷,白带量多。偏寒者,多见带下清稀如水,治宜温经散寒,活血通经,方用温经汤;偏湿者,多兼腹胀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藏茄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医宝鉴·内景篇》卷三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