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。又名陷睛翳、睛陷、目睛缩入。多由肾阴亏损,正气大虚所致。症见眼珠向眼眶内退陷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目内陷者死。”本症见于重病或虚证久病者,为正气衰竭之象。参见膏伤珠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自消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妊娠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,妊子也。”详妊娠条。
证名。指口唇干燥,甚则裂开的症象。《温疫论·数下亡阴》:“津不到咽,唇口燥烈,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。今重亡津液,宜清燥养营汤。设热渴未除,里证仍在,宜承气养营汤。”多因阴津不足,脾热炽盛所致。治宜养阴
【介绍】:见熊立品条。
见龙树眼论条。
受湿邪所伤而发病。分外感湿邪、湿浊内阻肠胃。参湿气条。
【介绍】:见潘文源条。
见《张聿青医案》。为秦艽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四肢肿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五:“肢肿者,四肢作肿也。盖四肢者,脾之脉络也。脾有所郁,则气血不调,以见四肢作肿,大率滞于血者,则痛肿难移,滞于气者,则俛仰不便,行血宜芎归汤加丹皮、白芷、秦艽、续断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