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元医案
见叶氏医案存真条
见叶氏医案存真条
补法之一。亦称补脾、益脾。治疗脾虚、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。用于面色萎黄、疲倦无力、饮食减少、食后腹胀、大便稀薄,舌淡苔白,脉弱等脾气虚弱证候。常用党参、莲子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薏苡仁等药。方如参苓白术散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胃气虚热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雄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向天盏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胸胁众骨之统称。包括胸骨和肋骨。
即手第四指。又称小指次指。
综合性医书。24卷。明·方广类集、重编。刊于1536年。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《丹溪心法》,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“附录”,遂删削其“附录”部分,另以诸家方论缀于《丹溪心法》各门之后,所选诸
证名。古称瘖。指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皆由风邪所伤,故谓风失音不语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瘖:失音大都不越于肺,然须以暴病得之,为邪郁气逆;久病得之,为津枯血槁。盖暴瘖总是寒
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