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为一种面部皮肤病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由心、肝二经血气上壅,复感风热,郁阻肌肤而成。初起面部发痒,继则灼热肿胀。治宜凉血、清热、解毒。内服清胃散加银花、连翘或升麻解毒汤(《外科活人定本》:白
证名。指两足软弱,行走时收引无力,举步艰难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虚则足不收,胫枯,取之所别也。”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肌肉痿,足不收,行善瘈,脚下痛。”多因脾肾气虚,精血不足所致。本证
见针方六集条。
【介绍】:见络却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枢要》卷二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脉学著作。1卷(即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15)。清·冯兆张纂辑。此书分述脉位法天、脉论、七诊之法、论脉紧要诸条、太素脉说、删润脉诀等内容。以《内经》理论为主,结合己见编纂而成。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银海精微》卷上。即猪肝散,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25卷。原列于《白氏内经》、《白氏外经》之后,书已佚。原书作者、著作年代及书的具体内容,均已失于稽考。
脊椎。包括胸椎十二节、腰椎五节、骶骨四节。有支柱人体躯干及脏腑的作用。脊内有督脉,其外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。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:“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俞,并于脊里,上至风府,入属于脑。”《灵枢·经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