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十咳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咳嗽病诸候》:“十曰厥阴咳。咳而引舌本是也。”治宜刺大陵。参见十咳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详坐位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见清·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经来白色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马俶条。
病证名。指咳嗽由痰郁火邪引起者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火郁嗽,为痰郁火邪在中,宜开郁消痰。用诃子及香附、瓜蒌仁、半夏曲、海石、青黛、黄芩为末,蜜调为丸。噙化。”又:“若因肺胃蕴热、痰气不利,宜用前药。若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即胃津。详该条。
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厥阴之本,在行间上五寸所;标在背腧也。”行间上五寸所,指中封穴,标在肝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