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铃医条。
指脉络之横斜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。”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属清热解毒法。适用于瘟疫、温毒等热毒炽盛之证。症见高热烦躁、头痛如劈、昏狂谵语、口渴口臭,或斑疹色紫,或咽喉溃烂,或头面肿大等。代表方如清瘟败毒饮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集学心镜》卷六。多由热积于中,火动痰生而起。症见结喉之处或颈项两边肿起,疼痛,窍闭不通,气息不利,声嘶不清,饮食难进。治宜清热、消肿、止痛。用普济消毒饮、粘子解毒汤等加减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,官阶正八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细辛大黄丸,见该条。
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。有因脾胃湿热而致者,足心热而不时汗出。因于脾胃虚寒者,足心冷汗时出。参见手足汗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