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保赤汇编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《东医宝鉴》作外丘。即伏兔,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黄栌,详该条。
治法。宣达气机、通调水道的一种利水化湿方法。适用于肺气不宣,脾不运湿,气化不行所致的水湿停滞病症。症见咳嗽气喘,小便不利,肿满身重,或兼有发热等。用越婢加术汤或五苓散等方。
运气学说术语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按五音建运理论,羽代表水运,故太过的水运称为太羽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即刺梨根,详该条。
泛指外感风邪的病证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所言不死者,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。”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生于小腿肚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鹿角胶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。①指热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发汗已解,半日许复烦,脉浮数者,可更发汗,宜桂枝汤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二:“烦者,热也。发汗身凉为已解,至半日许,身复热,脉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