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悬痛

心悬痛

证名。指心痛而兼悬荡感觉者。多因水饮或寒邪内留,气机上逆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心中痞,诸逆,心悬痛,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。”《金匮要略心典》:“诸逆,该痰饮客气而言。心悬痛,谓如悬物动摇而痛,逆气使然也。桂枝枳实生姜,辛以散逆,苦以泄痞,温以祛寒也。”亦可由邪迫阳气,不得宣畅,壅瘀生热引起。《诸病源候论·心悬急懊痛候》:“其痛悬急懊者,是邪迫于阳气,不得宣畅,壅瘀生热,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。”参见心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片锦

    即八段锦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头冲

    出《千金要方》。《备急千金翼方》作颈冲,并曰:“一名臂臑。”近人因作臂臑穴别名。

  • 寒气霍乱

    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因阳气素虚,中气不足,偶值时令寒邪,直中三阴所致。证见恶寒身痛,腹痛吐、利,唇青爪青,脉多沉迟等。治宜温运。方用理中汤、补中汤、四逆汤。内有积滞者用治中汤。参见寒湿霍乱、霍

  • 漂摇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蜒蚰蠃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脱色

    脸色泛白,如脱去颜色之状,可见于突然惊恐或晕针。《素问·刺禁》:“刺郄中大脉,令人仆,脱色。”

  • 阴阳交

    ①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。指热性病阳邪入于阴分,交结不解。症见出汗后仍发热,狂言,不能食,脉躁疾,多属重证。临床可根据患者有无阳明腑实证,而分别采用清法或下法。②运气学说术语。见《素问·五运行大

  • 满山黄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眩晕

    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。即子眩。详该条。

  • 四科简效方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王士雄辑。刊于1854年。本书分甲、乙、丙、丁四集,收录内、外、女、幼四科的单验方,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,现有《潜斋医学丛书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