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少阳胆经,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水肿病之一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正水,其脉沉迟,外证自喘。”多因脾肾阳虚,水停于里,上迫于肺所致。参见水肿、肺虚身肿条。②指十种水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四,称心水、肝水、肺水
【介绍】:见璇玑条。
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《洁古家珍》方。五倍子、地榆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分至一钱,空腹米饮送下。治小儿脱肛。
眼科病证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即吐法。详该条。
五实之一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即大小便闭塞不通。参见五实条。
见《金匮翼》卷五。即锡类散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三。指先有经闭而后发生肢体肿胀者。病因寒湿伤于冲任,血壅经隧,气机不行,以致经脉不行,经血分而为水,流入四肢。症见先经闭而后出现水肿,治宜调经为主,其肿自消。方用调经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