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惊积

惊积

病证名。小儿受惊后,复为乳食痰热所伤而成的积证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小儿所患之证,皆因乳哺不节,……但有时泄下青水如生草汁,是受惊而后有积,烦闷啾唧,常似生嗔,名为惊积。”《丹溪心法》:“小儿食积,痰热,伤乳为病,大概肝与脾病多,肝只是有余,脾只是不足。”受惊是肝先受病,肝盛脾虚则下泄青绿。治以健脾平肝为主,可选用异功散大安丸枳术丸柴胡白芍鸡内金之类。针灸可取足三里大敦行间关元天枢等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俞募配穴法

    配穴法之一。指以背俞穴与募穴相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。如胃病之取胃俞、中脘;肝病之取肝俞、期门等。详见表。俞募配穴表

  • 卤咸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卤碱,详该条。

  • 心气不宁

    泛指心神不安、心悸易惊、心烦不寐等症状。可因劳神过度,或心血不足,或因惊恐损及心气而致,多兼见神疲怠倦,舌嫩,脉虚或促、结、代等虚象。若因湿痰、瘀血或水气凌心,则兼见湿痰、瘀血或水气过盛之证脉。故必须

  •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   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。

  • 牙齿风疳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。多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薰蒸牙齿所致。证见齿龈肿痛、溃破腐烂,甚而牙齿松动、脱落,或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。面色青黄,唇颊

  • 小络

    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与大经对举,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,或指孙络,参见大经条。

  • 皮急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谓上下胞渐自紧小,甚则小如枣核,眼将合矣。盖膏液耗尽,筋脉急缩故也。若治而小者,治之之过,乃皮宽睫倒,只夹外而失内理,后则复倒复夹,遂尔肉焦血损,目络不舒而睑

  • 黄风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古今医统》。即黄风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更衣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,故更衣指排解大便。

  • 干浆

    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