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侵害、搏击、损伤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搏阳则为巅疾。”《温病条辨》:“肺为燥气所搏,不能通调水道,故寒饮而咳也。”②交合、结合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两神相搏,合而成形。”③留滞、附着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诸风寒之邪,结搏皮肤之间。”④《内经》十二脉之一。即脉搏弹跳有力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胃脉搏坚而长。”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搏者,且大且强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痰腰痛

    腰痛之一。又称痰注腰痛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详痰注腰痛条。

  • 疫喉后牙疳

    病名。疫喉后余毒未尽,致牙龈肿痛色黑或腐溃,齿牙脱落者。治宜清火解毒。用清胃散加减。参见牙疳条。

  • 黑痣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面黑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肠道

    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腧穴学概论》。即肠遗,见该条。

  • 气之阴郄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
  • 环跳流痰

    病名。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。详流痰条。

  • 觉斋居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方导条。

  • 时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即杨梅疮。见该条。

  • ①片剂。把药物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糊或米浆,压成片状。也可将药物浓缩流浸膏加淀粉适量混合,压成片状。②将药切开之意。如生姜一片,约计一钱为准。

  • 图经

    见本草图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