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六淫外邪引起或阳气亢盛而出现的热性证候。如身热、恶热、烦躁、口渴喜冷饮、小便短赤、大便秘结、面色赤,舌质红,苔干黄或干黑,脉数等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热。”《医学心悟》:“假如口渴而能
病名。即酒疸。《金匮要略·黄疸病脉证并治》:“酒黄疸,心中懊憹或热痛,栀子大黄汤主之。”又:“酒黄疸者,或无热,靖言了了,腹满欲吐,鼻燥,其脉浮者先吐之,沉弦者先下之。”参见黄疸、酒疸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玉衡,详该条。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八卦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地廓。详该条。
见慈幼新书条。
指面部缺少血气,失去红活润泽的病色,常伴见口唇、指甲色淡白等血虚症候。可见于各种衄血、下血、吐血、失血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病人面无血色,无寒热,脉沉弦者衄;浮弱,手按之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薯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蛇含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顾金寿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