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整个口腔,包括口唇、舌、齿、腭等。下连气管、食道。口是饮食物摄入的门户,为脾之外窍,脾胃功能调和,则口食知味,唾液分泌正常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。”口唇、舌与喉咙、会厌等
凛冽的寒水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寒行于上,凛水化布天。”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桔梗汤第三方,见桔梗汤条。
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,其中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戍为阳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石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脏腑生理特点之一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小儿在母腹中,乃生骨气,五藏六府,成而未全。”《幼科类萃·小儿初生总论》:“惟小儿脏腑娇嫩,血气懦弱,肌体不密,精神未备。”《小儿病原方论》:“小儿一周之内,
眼科病证。系指白睛满布赤丝血络的证候。常见于风火眼、火疳等多种眼病。
瘟疫的一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瘟疫》。即大头瘟、时毒、鸬鹚瘟。《医学正传·瘟疫》:“大头天行病,从颐颔肿热者,又名鸬鹚瘟。东垣有方用羌活、酒炒黄芩、酒蒸大黄加减。”亦可用芩连消毒汤等方。参见大头瘟、鸬鹚瘟
出《石药尔雅》。为空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又名膂骨。即第一胸椎棘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