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条
出《芷园臆草》。即柳枝,详该条。
出《芷园臆草》。即柳枝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。又名溺血、尿血。详尿血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髋骨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髂前上棘下方之凹陷处;或于维道穴斜下1寸处取穴。主治子宫下垂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【介绍】:见方导条。
见深师方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轩举,永福(今福建永泰)人。早年治儒习医,尝与福州名医郭永淦作《伤寒问答》,并曾参《全体阐释》作中西医异同之比较,主张“兼求并进,不可偏执”。曾历游新加坡、日本、德、法、意、俄、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寒证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。寒证有表寒、里寒之别。治表寒证,宜用辛温解表的汗法,以发散风寒;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、回阳救逆等温法,以祛寒温里。
见焦氏喉科枕秘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