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邪
五邪之一。见五邪条。
五邪之一。见五邪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注《太上黄庭外景经》,3卷。
是炼的异体字。详炼眉疮条。
与疏郁理气义同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香橘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为黄疸两大类型之一。见《伤寒微旨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阳黄证因湿多成热,热则生黄,此即所谓湿热证也。”由湿热蕴蒸肝胆,胆热液泄,外渗肌肤,下流膀胱而致一身面目及小便尽黄。主要症状为发热
病名。系发于体表、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。即现代医学外科之痈。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。由于形态和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,如蜂窝发、蜂窝疽、莲蓬发、发背、搭手、背疽、脑疽、脑后发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江西人。世医出身,编有《医学钩玄》(佚),又编有《碎金方》,是以祖父(王杏林)所藏的秘方、父亲(王云泉)的经验方和本人用过的有效方剂,以及民间验方汇集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