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旋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肋疽。见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黄瓜疽、肉龟。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,由脾火积毒而成。皮肉色红,状若黄瓜,高肿寸余,长可尺许,四肢麻木,疼痛引心。治疗同外痈,参见有头疽条。
见诊病奇侅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丹徒(原属江苏镇江)人。精于医术,为贫穷人治病,常不取酬。撰有《痘疹形色论》、《伤寒余注》,未见刊行。
谵的异体字,参见谵语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九节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补法之一。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。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。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