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毒瘰疬

热毒瘰疬
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因风热毒邪入于手足少阳经而引起的瘰疠。其症多伴发于热毒疮疡的患儿。如头、面和颈部疮疡,则颈部出现瘰疬。轻者略有疼痛,可以自愈。重者局部红、肿、痛、热,并有显著触痛及发热、恶寒等全身症状。如能及时治疗,瘰疬亦可消退,但常遗留下小的硬结。若瘰疬化脓,则最后穿破而出脓汁。治法清热解毒为主,可选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煎剂内服,局部可用芙蓉花叶野菊花捣烂敷于患处。如已破溃,则用三黄散生肌散敷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牙叉

    病名。此症为牙根叉中肿胀,色红疼痛,甚则牙关紧闭,饮食有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牙叉生于牙根叉中,齿不能开,牙关紧闭……此症初起势甚,至夜尤甚。”多由阳明火毒上冲所致。治宜泻火解毒,消肿止痛。

  • 仙方活命饮

    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四方。又名真人活命饮、活命饮。炙穿山甲、白芷、天花粉、炒皂角刺、当归尾、甘草、赤芍药、乳香、没药、防风、贝母各一钱,陈皮、金银花各三钱。水煎,或水、酒各半煎服。功能清热解毒,消肿

  • 獾子油

    见《黑龙江中药》。即獾油,详该条。

  • 海苔菜

    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敬旦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景魁条。

  • 华佗外科

    书名。见明·殷仲春《医藏书目》。卷数不详,已佚。

  • 二味参苏饮

    见《正体类要》卷下。即参苏饮第二方,见参苏饮条。

  • 调和荣卫汤

    《外科正宗》卷三方。川芎、当归、陈皮、独活各一钱,赤芍药、白芷、乌药、大茴香、黄芪各八分,炙甘草、红花各五分。水煎后,入酒一杯服。治流注初起,气血凝聚,结肿不散者。

  • 龙虎草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滋阴熄风

    熄风法之一。是以滋阴为主,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治法。在热性病晚期,热伤真阴,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,手足心热、面红、虚烦不眠、咽干口燥、神倦心慌,甚或耳聋、手足蠕动或抽搐,舌干绛少苔,脉虚数或细数,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