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证

猜你喜欢

  • 蒸笼头

    病证名。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,无其他症状者。详头汗条。

  • 消浊

    病证名。小儿消渴证之一。又名肾消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消浊,火动消肾,移热于膀胱。”《幼幼集成》:“乃上消之传变,肺胃之热久不清,乃至动而消肾,移热于膀胱,小便浑浊,色如膏脂,名曰下消。”治宜滋阴清热。用

  • 香独活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独活之药材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疔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图说》卷三:“白疔者,根在肺,起于右鼻。”面疔的一种。参见疔条。

  • 胡甘伯

    【介绍】:见胡澍条。

  • 蒲包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香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罗谦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罗天益条。

  • 胎间水气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胎水肿满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杨大均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,蔡州(今河南汝南)人。精通医学,据称能默诵《素问》、《本草》、《千金方》等,为人治病不受酬谢。宣和年间(1119~1125年)道教盛行,隐居山中为道士。

  • 补血荣筋汤

    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卷二十四方。熟地黄六两,鹿茸、菟丝子(酒炒)、肉苁蓉(酒洗,去甲)各四两,煨天麻、五味子(姜汁炒)、怀牛膝(酒炒)、木瓜(姜汁炒)各一两半。为末,炼蜜为丸,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。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