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焠刺

焠刺

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焠刺者,刺燔针则取痹也。”是指治疗痹症时,将针烧红,迅入速出的针刺方法。意与劫刺同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从阴引阳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,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,即病在阳而治其阴,与“阳病治阴”义近。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,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。参见从阳引阴、大接经法条。

  • 人参漏芦散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黄芪三两,防风一两半,大黄(酒浸)、人参、远志(甘草汤泡,去心)、当归尾(一方作地骨皮)、赤茯苓各二两,漏芦、黄芩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至五钱,水煎,食远服。治眼漏,脓水不止。

  • 粉沙参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明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东皋握灵本草

    见握灵本草条。

  • 复合穴

    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穴位联合应用于某种疾病,而另立新名者,称复合穴。如四关、四花等。

  • 胡全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胡文涣条。

  • 阴囊

    男性外阴部下垂的囊状物,内有睾丸、副睾和精索等器官。

  • 野苦菜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败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痘疹图像

   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

  • 黄履素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承昊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