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鸟柴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铁筷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铁筷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备览》,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、右额之疽为气疽,故名。证治见额疽条。
即健脾。详该条。
月经虽属妇女的生理现象,但因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,生理上产生一时性的特殊改变,情绪易于波动,对七情刺激尤为敏感。此时抗病力减弱,风、寒、暑、湿之邪易于乘虚侵袭;嗜啖酸寒,辛热食物太过,亦可导致脏腑、气血
治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淡渗泄利水湿的治法。适用于泄泻、浮肿、小便不利,常用茯苓、薏苡仁、白通草、猪苓、泽泻等淡渗药。常用方有四苓散、茯苓皮汤等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谵语。详该条。
内经十二脉之一。同实脉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坚者,实之别名也。”
《血证论》卷七方。白芍药五钱,甘草三钱。水煎服。治瘀血发热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四方。又名黄芪大补汤。黄芪(蜜炙)、防风、川芎、山茱萸肉、当归(酒浸)、白术(炒)、肉桂(去粗皮)、炙甘草、人参、五味子各一两,白茯苓一两半,熟干地黄一两,肉苁蓉(酒浸)三两。为粗末,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本病气轮自平,水轮尚明,惟风轮高耸而起(《审视瑶函》),与旋螺突起之翳色青白,累及瞳神不同。类似今之圆锥角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