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即孔穴,与腧穴同义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窍穴虽同,而浅深各有部分,在用针者以意审之。”
【介绍】:见陈沂条。
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》:“痰饮恶寒,由痰滞上焦,营卫阻滞,抑遏清道,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。肥人多有此证。脉滑或沉,周身沉重,胸满食减,肌肉如故。”又:“浊痰滞膈,先用姜茶探吐,后用通圣散加减。
病名。因服食生白果肉过量或皮肤接触白果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内服者可见发热,呕吐,腹泻,惊厥,抽搐,皮肤青紫,脉弱而乱,甚至昏迷,死亡。外因接触种仁及其外皮者,可患皮炎。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随息居饮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麻黄、桑白皮、苏子、杏仁、白果、黄芩、半夏、甘草、款冬花。水煎服。治哮喘。
见幼科发挥条。
推拿穴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一手有五穴,分别位于拇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取穴。阴掌图注》:“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。”能祛风化痰,苏醒人事,
见吴梅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。即阴痒。详阴痒条。
兽医学著作。又名《安骥集》。唐·李石撰。原书4卷,此后屡经增补修订,现存有5卷本及8卷本。原书所收集的内容均系唐以前的多种兽医学资料,经后人增补。现存本中已杂有一些宋代的兽医论述。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