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颜面气色晦暗,滞着垢腻。为湿气痰浊蒙罩之象。可见于暑湿、湿温、痰饮等病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为风火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舌下生物如莲花状者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心经积热,及气郁劳伤,兼挟暑湿热之气而起,舌下生五峰,尖似莲花之状。三峰者轻,七峰者重。”治宜清心凉血、解毒祛痰。可选用犀角地黄汤、黄连温胆
指纹深红紫暗,主热邪郁滞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祛痰法之一。是攻伐浊痰留滞的方法。多用能损伤元气,体弱者慎用。分为消痰平喘、消痰软坚。详各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P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原作腹屈,一名腹结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后腹结均作正名。别名肠窟,肠屈,阳窟,肠结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腹部,脐下1.3寸,旁开腹正中线3.5寸处。另说“在大横下三分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该疔不计其数,形圆长如瓜形。治同疔疮。
指背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背者,胸中之府,背曲肩随,府将坏矣。”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·食治》。为茴香茎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化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