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阳明为二阳,厥阴为一阴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二阳一阴,阳明主病。”王冰注:“一阴厥阴,肝木也。二阳阳明胃土气也,木土相薄,故阳明主病也。”②刺寒厥的一种方法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刺寒厥者,二阳一阴。
出《尔雅》。为白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铁痧,头面手足十指如锅煤色不治,以血凝也,或用火酒擦身法,委中刺出紫黑血两茶杯,竟有立愈者。”参见痧、痧气条。
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人参、知母、石膏、天花粉、葛根、麦门冬、竹叶、粳米。水煎服。治麻疹服表散药后,发热时渴者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人参、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上消,
①指四时的平脉。即春弦、夏洪、秋浮、冬沉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四经应四时。”②寸关尺三部,每部各主四经脉。(如左寸心与小肠,右寸肺与大肠)。《难经·十八难》:“脉有三部,部有四经。”
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凡年干为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等阳干之年,为五运阳年,若该年岁运未受司天之气所克制,则为太过之年。岁运太过,气候上表现为主运之气过旺、有余,而一般的致病规律是与该运
【介绍】:见江之兰条。
方书名。2卷(又有5卷本、6卷本,内容相同)。明·王三才辑。刊于1587年。卷首为提纲。全书共选常用效方226首。其后经明·张受孔、姚学颜等重订刊行,并仿此书体例,另辑428方,名《医便二集》(附《敖
开窍法之一。即温开法。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、神识昏迷的方法。例如中风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面色青白,手足冷,脉沉等,用苏合香丸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曾任太医局助教,并差充四川总领所检察惠民局。嘉定元年(1208)为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作序,并编次《指南总论》3卷,附于书后(原在卷首),简述药物合和、炮制及几十种病证、治法及用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