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瘰疬漏

瘰疬漏
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风邪毒气客于肌肤而得。初起如梅李枣核,随处可生,常互相粘连伴全身寒热,久则化脓成漏。宜内服斑猫散。相当于淋巴结核所致的窦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毒发疽

    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四卷。即酒毒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桑条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桑枝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火相煽

    热病过程中由于热邪过盛,火热燔灼肝经,引起肝风内动,而内动的肝风又进一步助长火势,使火热更为炽盛,从而出现高热神昏、惊厥抽搐等病象。

  • 草蔻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草豆蔻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丹田呼吸法

    气功功法。见胎息条。

  • 肺鸣

    证名。指肺气不利而发生喘鸣声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有所失亡,所求不得,则发肺鸣。”王冰注:“肺藏气,气郁不利,故喘息有声。”

  • 土木瓜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模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皱叶芥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芥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月水不通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编

    参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