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解药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胖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胖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即牡痔、牝痔、脉痔、肠痔、血痔的合称。详各该条。
证名。指脚底肌肤、筋脉着地作痛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肌,肉萎,足不收,行善瘈,脚下痛。”多由脾病湿盛所致。本证可见于痿、痹、脚气等病证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无比薯蓣丸,见该条。
即手厥阴心包络经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温疫论》。是瘟疫、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。多见于体质充盛之人,阳气冲击,不能顿开,故忽然狂躁,坐卧不安,少时大汗淋漓,邪从汗解,脉静身凉而愈。
“五态之人”的一种类型,出《灵枢·通天》。其外貌特征是“立则好仰,行则好摇,其两臂两肘,常出于背”,性格特征是“諟谛好自贵,……高自宜,好为外交而不内附”,体质特征是“多阳而少阴,经小而络大,血在中而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由风寒外侵,风盛血燥,寒滞血脉,肤失濡养而成。患处皮肤枯燥,干裂疼痛,甚则皮脱。用葱汤外洗,涂润肌膏。
下法之一。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。适用于腹水、胸胁积水等实证。常用如十枣汤等。
【生卒】:约1719~1805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恕轩,号依吉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活于十八世纪。出身于富有家庭,爱好医药,勤于钻研,曾深入群众调查并采集医药,并实地栽培药材,参考大量有关文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