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痢证汇参》卷四。即蛊注痢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伤寒指南论》1卷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能近怯远症。详该条。
①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。参见肺肾相生条。②即肺肾同治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,属痿证、痿躄的范围。多由风湿热之邪内窜经络所致,不同于一般温邪袭肺或暑湿壅阻肠胃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不攘,大筋软短,小筋弛张,软短为拘,弛张为痿。”临床表现早期类似感冒,如发热、呕吐
病名。指由外伤引起的鼻衄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或堕车马,打扑伤损,致血淖溢,发为鼻衄,名折伤衄。”宜以细棉蘸药塞入鼻内止血。参见鼻衄条。
即鼻柱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。亦称脑鸣、头响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妊娠心痛。永思堂主人《胎产合璧》:“孕妇心痛,乃风邪痰饮交结,或肝气不畅,若伤于络则乍作乍安,名曰厥痛。若胎动下血,乃伤触子脏也,用安胎散(白术、当归、黄芩、甘草)或火龙散(川楝、茴香、艾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