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祛风定志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樟子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樟树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肝虚热证

    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痨瘵源流》:“肝热,按至肌肉之下,骨之上乃得,肝主筋也,寅卯时尤甚。必兼多怒多惊,便难,转筋挛急,四肢困热,满闷,筋痿不能起,头痛,耳聋,……冒眩,多瘛。”治宜养肝清热为主。

  • 病后多汗

    证名。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。见《证治要诀·盗汗自汗》。病后多汗,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,治宜益气固表,可用黄芪建中汤、玉屏风散。有因气血俱虚者,治宜补益气血,可用八珍散、十全大补汤;或补气为主,兼以补阴

  • 白氏眼药

    即白敬宇眼药,见该条。

  • 牛胶蒸法

    促进疮口愈合的一种方法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用于久顽不敛之疮口。取牛皮胶一块,水熬稀稠得宜,摊厚纸上,用时剪一块贴疮口。次用酽醋(指味厚者)煮软布二块,乘热罨胶纸上,稍温再换,使热气蒸透、疮痒脓出,再

  • 偃(yǎn 演)

    仰卧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不能正偃者,胃中不和也。”

  • 秋日泄痢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济生拔粹·田氏保婴集》。秋初之际,湿热伤及脾胃,致运化失常,发生泻泄;湿热下注,蕴积肠道,腹痛即泄,或里急后重,便脓血者,则成痢疾。如症见泄泻灼肛气秽,粪色黄褐,心烦口渴,小便短赤者,为湿

  • 五色主病

    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病色所主的病证。①以五色配五脏。青主肝病,赤主心病,黄主脾病,白主肺病,黑主肾病。但必须结合病理实际,不宜机械套用。参见五色命脏条。②以五色辨疾病性质。青主风、主惊、主寒、主痛;

  • 增损泽兰丸

   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泽兰、甘草、当归、川芎各四十铢,附子、干姜、白术、白芷、桂心、细辛各一两,防风、人参、牛膝各三十铢,柏子仁、干地黄、石斛各三十铢,厚朴、藁本、芜荑各半两,麦门冬二两。为末,炼蜜

  • 神效脚气秘方

    见医方全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