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脾胃虚寒吐,详该条。参寒吐条。
【介绍】:见俞桥条。
一作鬼容区,又叫大鸿,上古时代医家。相传为黄帝之臣,据《内经·天元纪大论》载,鬼臾区与黄帝论五行等有关医学的内容,实是后人穿凿附会之说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汇补·水肿章》。即风肿。详该条。
颞骨的乳突下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下完骨后各一。”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克用。柯城(今河南黄县附近)人。生平事迹未详,著有《注解药赋》等书。
①浑与混通。②湿浊之邪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浊邪中下,名曰浑也。”
即手之第二指。
有虚火实火之分。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,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。临床表现参肺阴虚、肺实热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