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阳盛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见阳盛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子木,又号溯洄道人。海宁(今浙江海宁)人。年轻时业儒,兼精医术。以医名被徵聘到太医院,任太医院判。读医书较多,并且博访名家,搜集古今秘方,曾得到刘完素、张洁古、
气的运行变化。①泛指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气化活动,其中较多用以表示三焦输布水液及肾与膀胱的泌尿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②自然六气的变化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
病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》。指鼻涕清稀如水,喷嚏频频。参见鼽条。
见辨证录条。
五脏精气虚损的综合证候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脉细、皮寒、气少、泄利前后、饮食不入,此谓五虚。……浆粥入胃,泄注止,则虚者活。”张志聪注:“脉细,心气虚也。皮寒,肺气虚也。肝主春生之气;气少,肝气虚
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即熛疮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文炳条。
病名。《古今医鉴》卷五:“膈噎者,谓五膈、五噎也。”即噎膈。详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