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舌色红,有两条纵行灰色干燥苔。见于温热病,为内热炽盛,邪结胃腑之象,证见壮热谵语、循衣摸床、神昏撮空等,急用苦寒泄热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方。炒香附十两,乌药五两,炒甘草、砂仁各二两。为末,每服一钱,加紫苏叶三片,盐少许,沸汤调服。治脘腹刺痛。
【生卒】:?~1382【介绍】:元明间医家。号原阳子。浚仪(今河南开封)人。少习儒,见方书之善者,辑喜传录。常自制成药,施以济人。精外科,主张习外科者宜通大方(内科),始能全美。其早年曾得《外科集验方
指甲的别名。
【介绍】:见王暐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黑大豆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黄帝针经音义》1卷,佚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瞖,为翳的异体字,即横翳内障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