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说文》。为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为鸡肫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明·陈会撰,刘瑾校补。1卷。刊于1425年。本书系将陈会所撰的《广爱书》(针灸书,今佚)12卷精简撮要而成。主要取用119穴,编成歌诀和插图,并附以折量法、补泻直诀、取穴图说、诸病配穴以及针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六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:“夫产水血俱下,脏腑血燥,津液不足,宿挟虚热者,燥竭则甚,故令渴。”症见口燥,干渴。治宜生津止渴。用加减竹叶汤(人参、麦冬、生地、花粉、炙草、粳米、淡竹叶)。
经穴名。代号ST2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脐上4寸,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去任脉三寸)。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,并有第八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臂上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胃痛,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南天竹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经外穴名。即印堂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曲眉穴,位在两眉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