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颡、额颅。前发际以下,两眉以上的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。”
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。出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。其皮肉结实,体型较大。
病在上焦,适宜在饭后服药。一般认为除补养药、驱虫药外,大都可在饭后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胸膈以上者,先食,后服药。”
①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菍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心气实。指心的邪气盛。心属火,藏神,多表现为心火及神志等方面的病变。《景岳全书·虚实篇》:“心实者,多火而多笑。”参见心气盛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指针刺前,将针置于机体近处暖热后再予针刺。《针灸聚英》引《素问遗篇注》:“毫针于人近体,暖针至温,又曰著身温之。”意同口温,今已废用。
病名。即指胸痹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详胸痹条。
类中风病因之一。恐则气下,因恐惧过度,使阴精损伤,阳气不行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见清·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。指临产时的五种注意事项。即一要审时,二要饮食,三要戒喧,四要设法助其力量,五要安顿胞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