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北宋医生。善针灸,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。
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八册方。通草、炮附子、细辛各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枣核大,每用一丸,绵裹塞鼻内。治鼻齆有息肉,不闻香臭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蛤蚧之别名,见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蔓菁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。小儿脏腑娇嫩,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,不论外感六淫,内伤脏腑,都能引起发热,并且感邪之后,最易化热,热甚则伤阴,阴损及阳。所以,小儿发热的表、里、寒、热、虚、实的变化,
有关房中术的最早论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,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。”历代注家对七损八益的解释全是错误的。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《天下至道谈》解开了这一迷团。该书说:“气有八益,
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。即黄连消毒散,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雪里开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大忠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即室女经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