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肝黄

猜你喜欢

  • 皇甫谧

    【生卒】:214~282【介绍】:魏晋间医家、文学家。字士安,幼年名静,自号玄晏先生,安定朝那(今甘肃灵台)人。中年患风痹症,由于讲究服石,致身体极度瘦弱,辗转床侧,甚至一度有自杀之念。后曾专心攻读医

  • 豆腐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一。又名腐疔。其色白,有泡,三日内顶陷。治同疔疮。

  • 金匮肾气丸

    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
  • 孟介石

    【介绍】:见孟河条。

  • 暖胃

    温法之一。即温胃散寒。用温热药治疗胃寒证的方法。症见胃脘胀满,疼痛绵绵,遇热则减,遇寒加剧,泛吐清涎,脉沉迟,苔白滑等,方用良附丸或选用良姜、干姜、丁香、吴茱萸、豆蔻、肉桂、川朴等药。

  • 黄姜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姜黄,详该条。

  • 热翳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下。肝风热邪生翳膜,其邪气未除,红丝涩痛,翳较浮嫩者属热翳。参见翳条。

  • 足厥阴心痛

    病证名。外邪侵犯足厥阴经所致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,则其气闭塞,郁于中焦,气与邪争,发为疼痛,属外所因。”又:“足厥阴心痛,两胁急,引小腹连阴股,相引痛。”参见心痛条。

  • 新编黄帝内经纲目

    医经类著作。李今庸主编。作者精选《内经》中62篇学术及实践价值较大而又相重复的经文333段,归纳为成人与自然、养生、阴阳五行、脏象、经络、病机、病证、诊法、论治、针灸、运气及医学教育等十二大类予以校勘

  • 气之阴郄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