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山
见伤山条。
见伤山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,官阶正八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见《得配本草》。即苋实,详该条。
即膏淋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淋而有肥状似膏,故谓之膏淋,亦曰肉淋。”详膏淋条。
病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(黑睛)暴露者痛而生翳。”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。
即十香返魂丹,见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扁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白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苍术、石膏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、桔梗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伤湿咳嗽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:“夫产水血俱下,脏腑血燥,津液不足,宿挟虚热者,燥竭则甚,故令渴。”症见口燥,干渴。治宜生津止渴。用加减竹叶汤(人参、麦冬、生地、花粉、炙草、粳米、淡竹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