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经验方。见《儿科学》(上海中医学院)。西河柳、蝉蜕、葛根、升麻、连翘、金银花、紫草根、桑叶、甘草、菊花、牛蒡子。水煎服。治麻疹初起,发而不透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悲哀过度,精神消耗,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、天南星、半夏、茯苓、枳壳。水煎服。治痰饮胃脘痛,痛而呕恶,吐出痰涎稍减者。
即切脉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持脉有道,虚静为保。”详切脉条。
病名。即发于踝关节的附骨疽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穿踝疽,乃足三阴湿热下流停滞而成。初起内踝肿痛,痛彻骨底,举动艰辛,甚则窜及外踝通肿。有头者属阳,易破;无头者属阴,难溃。此二者初起寒热交作,宜服荆防败
①眼球。《济生方》:“睛之色赤者病在心。”②视觉功能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,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。”
见伤寒六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