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小儿尿血方,……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,随年壮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尿血。
《辨证录》卷四方。白芍药、玄参、麦门冬各一两,生地黄五钱,甘草、荆芥各一钱,白芥子二钱,茯苓三钱,半夏八分,陈皮五分。水煎服。治火郁少气,胁、腹、胸、背、面目、四肢填塞愤懑,时而呕逆,咽喉肿痛,口干舌
侍候帝王的医生。始设于秦代,相当于后世的御医。
即补阴。亦称滋补肾阴。是强壮阴精的治法,故称。临床上,一般在使用补肾阴药中,酌加一些壮阳药,取阳生阴长之义,效用较著。参见补阴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。指唇肿粗厚。
【介绍】:见罗国纲条。
病名。为有头疽生于天柱骨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证治同有头疽。
病证名。即鼻衄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衄发从……后秋至冬为阳明衄。”参见鼻衄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筋性刚劲而坚韧,有约束骨骼的功能。
病证名。见茹十眉《五官病》。即目内陷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