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
①颈以下,腰以上部位。②背部、腰部、骶部的总称。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。
①颈以下,腰以上部位。②背部、腰部、骶部的总称。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。
万寿仙书养生著作,4卷。明·罗洪先(达夫)传,清·曹若水增辑。刊于1832年。作者认为:导引术却病于未然,按摩驱病于已至。遂集神农、庄子、孙思邈等养生论述,介绍治心脾肝肾气法、八段锦坐功图诀、诸仙导引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鹿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三香散,见该条。
即玉门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。参见玉门条。
又名脖项。古人把颈部分前、后两部分。前为颈部,后称项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大风颈项痛,刺风府。”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是针刺面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面部和经络联系密切,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”(《灵枢·邪气藏腑病形》)。《灵枢·五色》明确指出,在颜面,“五藏六府肢节三部也,各有部分”,并具体记
见痘疹正宗条。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华佗神医秘传》卷三方。蟾酥一钱,半夏、羊踯躅各六分,川乌、胡椒、川椒各一钱八分,荜拨三钱。为末,每服半分,陈酒调服。用于痈疽疮疡施刀前的麻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