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松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片玉痘疹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勇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金耳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妇科玉尺》卷五。即香附散第一方,见香附散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集验良方》、《拔萃良方》。2卷。清·恬素辑。刊于1841年。本书选收以外科疾病为主的验方近200首,分别介绍其主治、配方及用法。
【生卒】:757~835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字虚舟。陇西(今甘肃陇西、武山一带)人,通方书,自调药剂,为父疗治痼疾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任脉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任脉之别,名曰尾翳(鸠尾穴),下鸠尾,散于腹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腹部皮肤痛;虚则腹部皮肤搔痒。
①肌肉的纹理。见肌腠条。②旧度量衡,十厘等于一分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秋石、茯苓、山药、阳起石、鹿角霜各等分。为末,酒糊为丸。治房室过度,精髓耗败,伤于肾元,以致阳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