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神秘名医录》2卷,已佚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方。①五倍子(用六安茶泡汁温浸,滤去茶汁,再用糟坊白药丸为末拌匀,放磁器内密封,放暖处候生白毛为度,晒干,筛净白毛)十两,儿茶、甘草各二两,薄荷叶、乌梅肉各一两。为末,梨汁为丸,龙眼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为风毒内袭于肠而致的急性痢疾。其症下痢,形如青草汁,或痢下物如鸡肝片。治宜疏风解毒。用白头翁汤加减。
指眼、耳、口、鼻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出上窍。”参见七窍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生卒】:1375~1441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启东。江苏苏州人。为名医戴原礼再传弟子。因给宫廷和皇家人员治病,受到明成祖赏识,授任太医院御医,并曾掌管太医院事,于1436年(正统元年)返乡。著有《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新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头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头者,精明之府。”张志聪注:“诸阳之神气,上会于头,诸髓之精,上聚于脑,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