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疬串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其痛坚而不者,为马刀挟瘿”。即瘰疬成串,质坚、其形长如马刀者称马刀。挟颈所生者,因其状如缨络,故称挟瘿。参见瘰疬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漆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牙龈肿硬如蕈状。见《外证医案汇编》卷二。牙蕈形似核桃,坚硬,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,不可针破,否则失血难痊,宜耐性调理。治宜清胃泻火,消肿散结。可选用皂角刺、穿山甲、当归、川芎、黄芩、栀子、红花
方书名。1卷。明·杨瑞集。刊于1531年。本书系将明·张子麒辑《新刊经验秘方》(共28方)、《方外奇方》(共24方)、李文敏辑《经验药方》(共13方)及杨氏附方(共5方)合刊而成。内容以经验成方为主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川木通。②见《中药鉴别手册》。即淮通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藓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