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脚下痛

脚下痛

证名。指脚底肌肤、筋脉着地作痛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身重,善肌,肉萎,足不收,行善瘈,脚下痛。”多由脾病湿盛所致。本证可见于痿、痹、脚气等病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辛开苦泄

    汗法之一。又称辛开苦降,简称开泄。①用辛味药发散表邪,用苦味药清泄里热。如症见发热、微恶风寒、头痛、少汗、口渴、咽痛,舌苔黄白,脉浮数等,可用桑菊饮加黄芩、大青叶等,以辛凉透解,兼清泄里热。②因痰湿热

  • 藕蔬菜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莕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梅藓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顾世澄

    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一名澄,字练江。安徽芜湖人。出身世医之家,迁居扬州,在扬州业医四十余年,闻名于当地,尤以长于疡科著称。曾汇集前代有关治方,并录其先祖宁华、父青岩家藏秘方,辑成《疡

  • 喻选古方试验

    书名。旧题清·喻嘉言选辑,王兆杏录。4卷。刊于1838年。作者选录《本草纲目》中的附方,予以分类编辑而成。卷1合药分剂法则、服药、宜忌及通治方;卷2~4分为头病、目病、面病、鼻病等92种病证的单验方。

  • 外感结胸

    病证名。指结胸之因外感病邪所致者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论结胸治法》:“结胸之证,有内伤外感之殊。……外感结胸,伤寒与温病皆有。伤寒降早可成结胸,温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结胸,皆外感之邪内陷与胸中痰饮互相胶漆也

  • 金匮要略译释

    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选。本书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论析较详,每篇有概说和结语,对篇内条文,一般有校勘、提要、词解、语译、浅释、选注、按语等部分。编写按中医理论体系广泛参考有代表性的各家注本,方药

  • 广嗣纪要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万氏家传广嗣纪要》。16卷(又有5卷本,前4卷与16卷本同,末1卷为《小儿全书》)。明·万全撰。约刊于16世纪中期。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、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症治,并附幼科医案。书中还归纳了影

  • 蜜望子

    出《肇庆志》。为杧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篇蓄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又名扁竹、竹节草、猪牙草。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.的全草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。苦,寒。入膀胱经。清热,利尿,杀虫。①治尿路感染,尿路结石,黄疸,痢疾